【讀音】:
gui1 qiu1 jun1 guei1 ciou1 jyun1
【部首】:
【總筆畫】:16
【古文字】
【字形本義】
象「龜」的頭、四肢、尾巴、背甲之形,甲骨文「龜」字有俯視、側視等不同寫法,楷體字則固定為側視寫法。
【字 義】
1. 爬行綱龜科動物。
2. 龜甲。①古代用作貨幣。②古代用作占卜,遂為占卜之稱。
3. 古代印紐多作龜形,因以龜稱代印章。
4. 龜袋的簡稱。
5. 獸類背部隆起處。
6. 星座名。
7. 古地名。
8. 山名。①在今山東省新汶市東南一帶。②在今湖北省漢陽城東北。
9. 詈詞。①譏稱其妻子有外遇的人。②舊時開設妓院的男子。
10. [龜玆]①漢西域諸國之一。②漢縣名。③西城龜兹音樂。
11. 手足因寒冷或乾燥而坼裂。也作「皸」。
12. <#85db>,古文龜。
【相關成語】
「龜厭不告」:指屢加龜卜,致使龜靈厭惡,不再以吉凶告人。比喻很有效的東西,過度使用也會失靈。語出《詩經•小雅•小旻》:「我龜既厭,不我告猶。」
「龜龍麟鳳」:傳統上用來象徵高夀、尊貴、吉祥的四種動物。比喻身處高位德蓋四海的人。《漢書•翟方進傳》:「太皇太后臨政,有龜龍鱗鳳之應。」